发布时间:2010年09月10日来源:红梅园艺
黄瓜的无土栽培技术
无土栽培能避免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及连作障碍,与土壤栽培相比,又具有减少农药用量,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、省肥、省工、省水,不受土地肥力状况限制的特点。本文拟以紫帽常青实验园无土栽培种植黄瓜,探索其栽培技术要点及其性状表现。
一、黄瓜的无土栽培技术 1、配套设施及栽培系统的设置 ⑴配套设施。①温室塑料大棚(规格为35米×4米×6米),面积为210平方米,注意中、小棚、水拱棚等设施不主张采用,针对保护设施,特别要求高度适当高一些,使环境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。②充足的水源,采用自来水自动给水,给肥系统。
⑵栽培系统。①栽培槽:采用袋培方式,一般每袋为直径25、30厘米,高度40、45厘米。每棚大约可放置600袋左右。②灌溉系统。每槽内铺设滴灌带1条,其他供水,肥管理道可用塑料水管,采用自动给水、肥调控系统。
⑶栽培基质。以木屑为主或草炭:炉渣=4:6,草炭:珍珠岩=1:1等配制的混合基质。其肥料配比为硫酸铵:磷酸二氢铵:硫酸钾=10:7:7,但须注意此配比要根据各地使用肥料的差异性灵活应用,不可生搬硬套,以求最佳效果。
⑷品种选择。黄瓜、"中农5号"黄瓜。 2、温室的栽培管理技术 ⑴温室黄瓜的茬口安排。一般有早春茬栽培和冬茬栽培和长期栽培三种方式。这里采用长期栽培方式。
⑵育苗。
由于我市的温光气候条件优越,用温室大棚育苗一般不受时间限制。育苗的方式采用穴盘育苗,先将基质浇透水,再将催芽后的种子播放,覆上一层蛀石浇水后盖上薄膜保温保湿。白天保持25、30℃,夜间15、20℃。水分较高的空气和基质温度有利于雌花形成,因此水分肥料上不要过分控水,应保持其灌期湿润。日照一般掌握在8、10小时较好。要注意加强氮素、营养和供应。可用0.1%的尿素叶面喷施1、2次以促进雌花分化,还可应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,或用乙烯均能促进雌花分化,增加雌花数目。当50%以上幼苗拱土时,及时去除薄膜,进入苗期管理,全生育苗期大约为25、30天。
⑶移栽定植。黄瓜幼苗一般3、4叶即可移栽定植。定植为每个栽培袋一个靠一个,分为6行,大约每棚可植在600个栽培袋左右。定植后要用上滴浇一次定植水,大约过3、5天左右,待缓苗后进行正常生产管理阶段。
⑷田间管理。
①环境控制与调节。由于我市温光条件充足,日夜温差小,在环境调控比较容易掌握。一般在春、秋两季,无须多大的人工调节,大棚覆盖防虫网即可,而在严冬到来时,如果气温低于25℃,夜间低于13、15℃时,可换塑料薄膜覆盖,或加盖草毡,在夏天炎热时,覆盖遮荫网,或采用喷雾降温等措施,尽量把温度控制在30℃以下,昼夜温差控制在10℃以上。②水肥管理。用滴灌系统时,刚定植缓苗的黄瓜每天每株浇400、500毫升,随植株不断长大,量也逐步增加。到盛瓜期时由于黄瓜生长旺盛,结瓜量又大,每天每株需浇2000、2500毫升,最盛可浇全量浓度的1.20、1.50倍。天气转热后,盛瓜期已过,则浓度也应逐渐减少至半成量,但浇量不能减少。营养液pH值以5.60、6.20为宜。
⑸植株调整。黄瓜苗定植后缓苗很快,所以就要准备吊蔓材料,一般选用尼龙线作吊线,用铁丝作成可绕吊绳的双钩状吊绳架钩在温室上部的粗铁管上,尼龙线一端绕在吊绳架上,另一端轻绕在植株基部,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(约2米左右)时,可将上部多余的绳逐步放下,或基部的秧可盘在近地面处的钢架上。
对于主蔓结瓜为主的品种,在整植时可及时摘除10节以下侧蔓和卷须。盘蔓应在晴天进行,以免弄折主蔓。主蔓长到上部粗铁百管处应摘心,以促长瓜和长侧蔓。
⑹采收。一般2、3天采收1次。进入盛果期每隔1天,甚至每天都采收。收瓜宜在下午进行,此时瓜条鲜嫩,水分充足,品质也好。
二、黄瓜的性状表现及其经济效益分析经过无土栽培的黄瓜,其性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:
1、瓜形直而大,色泽美观。一般平均每条可达1.50千克重。 2、营养丰富、品质好,品感好。经测试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糖的含量均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提高。
3、无污染,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。无土栽培较好解决了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及农药而导致污染严重,瓜体所含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超标的问题,达到既营养又安全,经过省绿色食品中心初步测算,紫帽常青园无土栽培生产的黄瓜可达到A级绿色食品标准。
4、产量大幅度提高,黄瓜的亩产与常规的产量之比约5:1。每年每亩可达10万千克左右。
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,萎蔫病。黄瓜从幼苗到成株期都可以发病,但以结瓜期发病最多。有效防治方法如下:
1、实行轮作。轮作时间为3-5年以上。 2、选用抗病品种。如津杂1号、2号及津研5号、6号、7号等。 3、培育无病毒苗。可用新苗床无病土育苗,如果旧苗床,可用50%多菌灵,每平方米8克,加半干细土10-15公斤,拌匀后将2/3的药土施入苗床土壤中,把1/3药土作为盖土,不够厚可加上经过细筛的无病土。
4、合理施肥。施足有机肥,增施磷钾肥。 5、灌根防治。发病初期,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或25.9%植保灵500倍液,每株灌根药液0.25公斤,10天后再灌一次,连续灌2-3次。
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,萎蔫病。黄瓜从幼苗到成株期都可以发病,但以结瓜期发病最多。有效防治方法如下:
1、实行轮作。轮作时间为3-5年以上。 2、选用抗病品种。如津杂1号、2号及津研5号、6号、7号等。
3、培育无病毒苗。可用新苗床无病土育苗,如果旧苗床,可用50%多菌灵,每平方米8克,加半干细土10-15公斤,拌匀后将2/3的药土施入苗床土壤中,把1/3药土作为盖土,不够厚可加上经过细筛的无病土。
4、合理施肥。施足有机肥,增施磷钾肥。 5、灌根防治。发病初期,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或25.9%植保灵500倍液,每株灌根药液0.25公斤,10天后再灌一次,连续灌2-3次。
大棚黄瓜增产十二法
一、喷施乙烯利 当黄瓜幼苗2片真叶展开时,喷一次浓度为200mg/kg的乙烯利溶液,隔10天喷一次,增加雌花数,增产15%左右。
二、熏烟法 温室黄瓜幼苗2、3片真叶时,向室内放淡烟(燃烧秸秆),保持密闭2、3昼夜,可使黄瓜雌花增加。增加产量。还可杀死危害黄瓜红蜘蛛。
三、增施气肥 夏秋季棚室内放几桶厩肥液,用发酵方法产生二氧化碳;冬春季利用火炉或燃烧沼气办法产生二氧化碳,保持棚内二氧化碳浓度1000、1500mg/kg,阴天减半。结瓜期施用20天,能提高产量。
四、人工辅助授粉 黄瓜开花后,采下雄花蕊对准雌花柱头轻抹几次,可减少脱落和歪瓜、葫芦瓜,提高座瓜率。
五、人工去雄 黄瓜去雄,可减少养分消耗,增加产量。结瓜期每隔6、7天去雄一次,初期时间可长些,损伤植株应留5、10%雄花。
六、红光照射 利用红光灯泡或闪烁脉冲光,晚上照射2、3小时,可使黄瓜增产10%左右。 七、叶面喷肥 在苗期喷0.3%的尿素水溶液,能促苗早发。也可喷0.5%的硫酸亚铁液,促苗健壮、叶色浓绿。在7叶时,喷0.2%硼酸液进行保瓜防落。大量结瓜时,喷0.3%磷酸二氢钾和0.3%尿素混合液,可保瓜增产。
八、采用滴灌 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,降低棚室内湿度,减少病害发生,一般增产10%左右。 九、嫁接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黄瓜,可防治枯萎病。南瓜根系发达,抗低温,吸肥吸水能力强,从而使黄瓜增产。
十、磁化水灌溉 将磁化器安装在水泵出口处,使灌溉水通过磁场。用磁化水沟灌、畦灌、喷灌和滴灌。磁化水灌溉黄瓜长势好,抗病力强,结瓜多,一般增产30%左右。
十一、设置反光屏 在温室北墙安装活动反光镜,可使栽培床光照增加到室外光强的120%;也可在温室北墙刷白灰,提高栽培床光强,从而增加产量。
十二、多层覆盖 在大棚下面增加一层天幕,天幕下面扣小拱棚,棚四周围塑料薄膜围裙,棚外加草帘子,提高棚内温度,提早定植,增加产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