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4年05月21日来源:红梅园艺
山海之城青岛,南部的海岸线与北部和东部山地交相辉映,让人流连忘返。4月25日开幕的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,园区就依托北部的崂山风景区而建。起伏的丘陵、浑厚的岩石、清澈的水库、茂密的森林,共同构成风景绝佳的世园美景。
2008年青岛奥帆赛将南部的海滨美景呈现给世界,而此次的世园会则让人们近距离观赏到北部的生态画卷。占地241公顷的世园园区,不仅在184天的会期内为世人所瞩目,更将在世园会闭幕后得以永久保存。这无疑给城市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。
走进青岛世园会特许专卖店,可爱的吉祥物“海精灵”向人们挥手致意,近千种特许产品等待顾客挑选。像这样的特许经营店,网上与线下实体店共有近200家。“在开发特许产品时,考虑到世园会与旅游结合紧密的特点,我们还推出了‘伴手礼’的概念,选取具有‘好客山东’品牌的青岛特色食品,让游客能挑选放心安全的特产带回家。”青岛世园会执委会副秘书长朱悦涛说。
世园会商业开发借鉴了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模式,吸引了20多家企业签约赞助。展会期间,预计有上千万人次的参观量,也将带来不菲的门票收入。在资金上,地方财政不直接投入,而是成立了国有独资的青岛世园(集团)有限公司,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;园区内工程项目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制,选取有资质的企业承包建设。
在青岛啤酒馆外,绿油油的大麦和成片的啤酒花,展示着啤酒与大自然的生态联系。观众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啤酒的酿制工艺,品尝刚“出炉”的新鲜啤酒,还能进一步了解青啤的企业文化。“我们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展馆,正是看中了世园会这一世界性博览会对品牌的影响力,这是我们提升形象、巩固市场的良好机会。”青岛啤酒文化公司总经理朱军海认为。
以市场化的手段招展,是青岛世园会市场化办会的又一方面。“我们选取与世园会绿色生态、低碳环保理念相契合的企业进行招展,展馆由企业出资兴建,既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,又成为企业宣传推广的良好平台。”朱悦涛说,世园会闭幕后,企业还可以继续利用这些展馆进行产品展示、举办产品发布会等。
举办世园会给青岛带来的价值,并不局限在吸引了多少客流,能有多少门票收入,“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理念,就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,完成社会资源的配置。”朱悦涛说。
筹办世园会给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带来启示:即要将市场开发手段运用到城市资源的管理运营上,而不是简单投资。朱悦涛认为,“成功运用市场的关键在于,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到对方头脑中,使对方心甘情愿掏钱给你。”
“如何运用好政府行政能力这一资源,使之发挥最大价值,就要看政府是否具有服务意识。”朱悦涛表示,现在许多城市资源在“沉睡”,原因就在于政府的服务意识不够,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才能发现市场机会并抓住社会资源。
青岛是一座旅游城市,但过去旅游资源南北差距很大,发展极不平衡。世园会的召开,给北部带来大规模客流,带动了旅游、餐饮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。“通过市场调查,我们非常看好世园周边的旅游发展前景,世园会期间房间已经预定了七八成,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更是爆满。”在刚建成的青岛世园假日酒店,总经理邱传涛对记者说。除了世园会的密集客流,周边3个高尔夫球场还吸引了不少来自新加坡、韩国等地的境外游客。
世园会的召开还为区域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。世园会东侧贯通南北的滨海大道两侧,南侧穿越李沧区东西的金水路两侧,吸引了不少金融、IT、设计等智力密集型企业,青岛北部将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。(经济日报记者 李丹 刘成)